在慈庆宫这边,也罢了宴席,专门用来招待与宴文武百官的女眷。
在这里,会宴的主人是皇帝的乳母,也就是如今奉圣夫人印晓月,这是一位传奇人物。
此女十八岁入宫作幼当今皇上幼时的乳母,及皇帝长大后,却对她产生了无限依恋,乃至封她为奉圣夫人,一直养在宫中。这女人心狠手辣、手腕残忍,而且嫉妒心极强,曾经害死过数个当今皇帝临幸过的嫔妃,据传说不少皇妃的子嗣也都是她背地里派人弄死的。
按理说奉圣夫人并没有在这里主宴的资格,甚至是上席的资格都欠奉,奈何她深得皇帝恩宠,自然不会放过这种给自己涨脸的机会。
沐堂堂是当朝首辅的女人,自然在首桌占了一个位置,陪着那位奉圣夫人闲聊了一阵。
宁小鱼是婢女只能站在边上陪着,不过她也不在乎这些,只是觉得这位奉圣夫人长得虽然漂亮,但是太妖艳了,一看不是什么正经人,亏得皇帝还那么喜欢,敢情皇帝也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转念想想,皇帝大多一辈子都没出过宫,说他没见过世面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又聊了一会儿,沐堂堂随意找了个理由离了席,带着宁小鱼走出了慈庆宫。
宁小鱼:“小姐,我们现在去哪儿?”
沐堂堂:“这里又没人,你就别笑话我了。”
宁小鱼:“没笑话啊,还是小心为上,谁知道草丛里有没有藏人,我可听说皇宫里面到处都是监控。”
沐堂堂:“去皇极殿后门,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宁小鱼:“书生他们应该不会有事吧。”
沐堂堂:“别想太多,我们做我们自己的事就行了,能不能成也要全看天意。”
宁小鱼:“不知道当家的怎么样了。”
沐堂堂:“他才是最难熬的,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
……
李幕遮确实有些如坐针毡了,宁王忽然跟皇帝刚了起来,这下子就带动皇极殿内外的文武群臣都沸腾起来了。
因为就在一分钟前,皇帝真的当着皇太后、皇后还有宁王、以及文武百官的面,真的承认了李幕遮的身份。
于是乎,李幕遮一瞬间从无父无母无兄无弟的孤儿,变成了大明皇帝的四弟,甚至是宁王的哥哥。
宁王:“皇兄定是在开玩笑,想逗母后一笑,对吧?”
皇帝:“君无戏言,此事我已经详细调查过了,绝对不会弄错。甚至在十几年前,朕就已经找到了他,只是一直没有公开而已。”
宁王:“皇兄,你……”
话还没说完,皇帝忽然一拍手:“将证人带过来。”
不多时,一位身材稍胖的中年男子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徐徐走上前来。
李幕遮一看到这中年胖子顿时瞪大了眼睛:“沈镇长你怎么在这里?”
来人正是鱼鳞镇的镇长沈多鱼。
沈多鱼看了李幕遮一眼,然后冲着皇帝跪倒在地:“微臣刑部捕头、锦衣卫试百户沈百鳞,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皇太后,祝太后万寿无疆。”
皇帝:“免礼平身,沈爱卿,你与众卿说说吧。”
沈多鱼叩首谢恩,然后回转身来,冲大殿内外朗声说道:“二十二年前,我还是刑部的捕手,在顾剑棠顾大人的麾下做事,也就是传说中的影牙……”
沈多鱼说得事情倒也不复杂,大概二十二年前,先皇当时还是太子,性喜游玩好美色,时常出宫猎艳。有一天在城外桃花林邂逅一名江南来的女子,出现了一见钟情的狗血桥段,几番交往之下,两人有了私情,谁知道一夜云雨之后,那女子就珠胎暗结了。当时先皇的太子之位还没有坐稳,不想因此事节外生枝,只能忍痛与那江南女子断绝了来往。那女子伤心后便回了江南,生下儿子后没多久就抑郁而终。先皇最终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骨肉,于是暗中派人去江南一直守护着那个已经成了孤儿的孩子,想着登基后寻个由头把那孩子带回来。
谁曾想,先皇基不到一个月就直接服用红丸暴毙了,接回皇子之事自然就不了了之。直到十几年后,当今皇帝派顾剑棠找到了沈多鱼,这才重新又联系上了,也才有了今日之事。
李幕遮听着就有点晕晕乎乎了,因为这沈多鱼说得事情真真假假掺在一起,让他有些糊涂了,甚至一度产生了怀疑,难道我真的是先皇出宫临幸民女所生的私生子?
等听到最后,就觉得这故事简直鬼扯,现在什么年代了,谁还会信这种烂大街的琼瑶故事。
事实上,在座的居然很多文武大臣都信了,连皇太后竟然都在这个故事流泪了。
李幕遮才想起来,这时候离琼瑶出世还有两百多年呢,这个年代大家套路听得少,感动得稀里哗啦也情有可原。
皇帝指着李幕遮:“他正是先皇之子,也是朕的弟弟,时隔二十二年回归宗族,自然是件大喜事,朕要封他为……”
“慢!”
宁王再次出声阻止了皇帝:“皇兄,你未免有些太儿戏了吧。单凭一个消失了二十多年的锦衣卫试百户的话,恐怕没办法证明他是父皇的儿子吧。”
皇帝招了招手,边上的太监奉上了一叠资料:“这里是我让顾剑棠收集来的证据,其中有二十二年前一些见证人的供词,还当然还有当年父皇贴身近侍的证言,两相印证,自然就能得出一个可靠地结果。皇弟,你大可以拿去看看。”
宁王没有接,只是看着皇帝。
与宴的文武大臣也渐渐地回过味来了,以内阁次辅也就是礼部尚书梅存雨率先发声:“陛下,先不论这位……是否先皇之子,单就在他身份未明前就出现在太后的寿宴上这点,就与礼不合。还请陛下三思,将此事交由礼部复议。”
接着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刑部尚书都一起附合,并不承认李幕遮的身份,同样否决了皇帝直接在寿宴上强行认同李幕遮身份的做法。
当然,皇帝自然也不乏支持着,这些人带起了节奏,于是殿内殿外吵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