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赞想了一下,摇摇头道:“哥哥二人久在关西,对于这梁山匪寇知之不多。
这伙匪人与一般山匪不同,是真有一些本事,不能当作寻常盗匪对待。
如今贼人气势正盛,我等这般过去,以二位兄长能力,破掉山匪自然无事,只是要困难一些,死伤必然会多。
我这里有一计,若是用出,想来可以少花费不少功夫,只是不知二位哥哥能否同意?”
“但说无妨,你我兄弟,何须这般谨慎?”关胜二人道。
“我带领一些人马,先行出发,却是前往梁山泊,二位哥哥留在营地,暂时不动,对外宣称,我等点起全部兵马,一起杀往梁山。
如此之下,梁山贼子闻听巢穴被围,必然匆忙退兵回援,二位哥哥引兵,埋伏途中,出其不意杀出,贼必乱!
到时不仅解去大名城之围,更是能斩杀梁山盗匪主力,我等几人,皆能因此建功立业,更好报效国家。”
宣赞说完,目光有神的盯着关胜、郝思文,等待他二人回应。
过的片刻,关胜开口道:“此计不错,只是有些弄险,蔡太师那里,恐怕不好交代……”
“哥哥此言差已,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这般犹豫,几时才能功成名就?”
宣赞本人性格,有些偏激,不然也不会干出没事与顶头上司童贯对着干的事情了。
此时想出这样自以为绝妙的计策,哪里还会让步?一心想着要这般行事。
关胜与郝思文两人劝了几句,见劝不下来,也就只好同意。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宣赞与王府还有些关系,不似他们二人没有跟脚。
另一部分则是两人这次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提拔,全靠宣赞一人在蔡太师面前举荐,关胜与他关系虽好,却也欠着老大人情,不好真拂了他的面子。
再一部分,也觉得宣赞这个计策不错,一旦施行,极有可能成功,所以最终也就同意。
宣赞是个急性子,确定了之后,当即就点起两千兵马,扯起大旗,一路往南去了。
临走之时留下一封书信,是向蔡京解释缘何会如此行事的。
关胜二人送别宣赞,回到营中,心情复杂,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与蔡京报送此事。
当然,最为担心的还是蔡京蔡京知道此事之后的反应,毕竟他们此时的做法,可是违背了蔡京的命令……
就在关胜犹豫半晌,终于拿定主意,又写了一封认罪的书信,在里面清楚的写了他们这些人的想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同时诚恳的表达了对未有遵从蔡太师命令的愧疚和功成之后甘心领责罚的态度。
这样的一封书信,很耗费心力,直到将近傍晚方才写完。
关胜不敢怠慢,待到墨迹干了之后,就装进信封。
招来亲信,连同宣赞的那封一起交给他,让他去京师送与太师府。
亲信还没来的及走,忽然有人匆匆忙忙来报,说是有大队人马朝着驻地奔袭而来!
关胜闻听此言,虽然有些不明白,在距离京师不足百里的地方,会有什么敌人来袭,但还是第一时间下令全军戒备,他则提了青龙刀,骑上火炭马,朝着营寨门口匆匆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