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读书人折柳送行,只是折一小枝,这些被学生们熏陶了一段时间的百姓,只知道送别要有柳条,却不知道具体的,就都耿直的觉着,柳条越多越长,就越能表达自己的心意。
所以看着十来个汉子,吭哧吭哧的扛着一整颗柳树过来,放到江浅夏车边,得意洋洋的看着她的时候,江浅夏除了嘴角抽搐着让闷笑的无涯把树收下,已经真的没什么话好说了。
“……唉,把这个替我给他们吧,就当柳,柳树的回礼了……”
扶额把自己腰间挂着的羊脂玉佩摘下递给无涯,江浅夏忍不住轻笑出声。
拿到玉佩的汉子们惊喜的连连大笑,没人争抢,只找了个鸡皮鹤发的老者过来,郑重的把玉佩交于老者掌管。
老者应该在当地颇有威望,一摸玉佩,感受着那温润的触感和微微泛暖的细腻,便笑的露出嘴里最后剩着的几颗黄牙,招呼着众人跪下谢恩。
微笑着缩回车里,一时有感,歌声不自觉的从嘴边流泻而出: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晨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虽然把晚风拂柳改为晨风,少了几分戚寥,但其中的情意,却是一点都不少。
哄闹的声音不知不觉停了下来,婉转清脆的女声慢悠悠的越穿越远,学生们毕竟聪慧,简单的歌词一听就记住了。
沉溺于歌词的依依惜别,有感而发,不知不觉,学生们也不由应和起来,跟着低低吟唱。
一人唱,变成十人唱、百人唱、千人唱。
能记下歌词的唱的眼泪汪汪,记不住歌词的,跟着那悠扬的调子哼唱,摇头晃脑,眼泪同样不少。
唱着、唱着,百姓们慢慢让到了两旁,车队重新排列整齐,在百姓们夹道相送下,缓缓前行。
歌声不停,百姓们虽然没有再拦停车队,但却不由自主的跟在车队边,走啊走。
古人有云十里相送依依惜别,今天百姓们送出去何止十里?要不是最后江浅夏觉着不能再任由他们跟下去了,直接站出来装模作样的发火喝斥,这些百姓怕恨不得跟着他们回京去了。
两湖地界如何宽广,一批百姓送完回去了,另一批百姓又接力赛似得跟着再送一次。
直到出了两湖的地界,送行的人才终于打住了,车队的所有人也齐刷刷松了一口气。这惜别一次是情调,惜别数十次,就是活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