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听了顿时松了口气,纷纷呼道:“大王英明!”
……
既然做出了撤兵的决定,李存勖顿时又变得果决起来,重新恢复了往日的镇定与从容。
撤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敌军阵前撤兵,那就更加危险了。
历史上因为撤兵时发生意外,结果导致全军溃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李存勖身经百战,自然知道此时要做好周祥的准备才行。
他从容下达撤退命令,安排好各部将士撤兵的先后顺序,并且决定亲自率领骑兵断后,保证大军的安全。
当然,除了部署撤兵外,李存勖也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派出信使去给郓州城中的李嗣源和杨刘南城的李周传信,让他们不要等待援军了,立即率部突围,或许还有杀出重围的机会。
虽然李存勖也知道在吴军的重重围困之下,这些信使很难突破封锁将消息传递进去,但他也只能如此了。
很快,在李存勖的亲自率领下,晋军的骑兵全部集结起来,组成进攻的阵势,仿佛决战即将开始一般。
但与此同时,第一支撤退的军队却已经得到命令,做好撤退的准备。
……
山坡下面,吴军将领同样已经汇合起来,在中军简陋的营帐里商议军情。
一夜的激战让各部将领都满是疲惫之色,即便是李简、周邺、王俨俦等并没有经历大战的将领,也因为连夜的赶路而感到疲倦。
不过大战即将来临的场面却让他们的精神显得较为亢奋。
此时周本派出的后续援军尚未抵达,而李简带来的援军也只有一万人,与晋军相比兵力上的优势并不大,唯一的优势就在士气上。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许多将领都主张继续采取防守态势,以拖延时间为主,只要等到更多援军到来,今日一战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即便是杨渥也觉得,现在不应该继续冒险,而应该首先保证胜利。
就在这时,外面侍卫匆匆进来禀报:“大王,诸位将军,敌军骑兵正在集结!”
众将听了纷纷神色一震,当即出了营帐,向晋军阵营望去。
只见对面阵营中,密密麻麻的敌军骑兵已经完全集结起来,仿佛铺天盖地一般,气势极为骇人,让人根本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骑兵。
望着这般场面,便是久经战场的李简等老将也都感到震撼。
“这,这得有多少骑兵啊?晋国不愧是是晋国,光是这等骑兵规模就足以震慑四方啊!”众将纷纷感慨。
是的,吴军的骑兵若是全部加在一起同样有上万人,但问题是吴国的骑兵一般都是分散使用,每一次大战最多也就投入四五千骑兵,像晋军这样集中上万骑兵的场面,他们的确没有见识过。
李简当即恳求道:“大王,看来李存勖不甘心失败,他还想继续进攻。请大王立即返回山坡上坐镇,末将等誓死奋战,定要击退敌军!”
朱思勍等将领也都道:“请大王坐镇后方观战,末将等定当誓死奋战!”
敌军上万骑兵集结在一起,场面固然很可怕,但吴军一方也不会畏惧。
一来吴军原本就有大量骑兵,可以作为机动兵力牵制一部分敌军;二来吴军的步军早就组成阵势,足以抵挡骑兵的冲锋。
在面对阵型严整的步军大阵时,骑兵的优势其实并不大,甚至若是贸然冲锋的话还有可能被打得大败。
比如当年刘裕以三千步军凭借却月阵大败北魏的三万铁骑,依靠的就是强弓劲弩的威力。
如今吴军同样组成步兵大阵,背靠山坡,以强攻劲弩坚守阵线,自然不会畏惧敌军。
当然,这般大战一旦展开,场面肯定会有危险存在,所以众将都劝杨渥回到山坡上安全的地方去。
杨渥却笑道:“不然,敌军看似要进攻了,但实则却是要撤退了。若是孤所料不错的话,要不了多久,敌军就要撤了。”
“敌军要撤兵?”众将纷纷表示不信。
现在晋军的实力还很强,与吴军决战未必就会输;但若是撤兵的话,那就是直接认输了,而且杨刘南城和郓州也直接放弃;以李存勖那喜好冒险的性格,他会这么做吗?
杨渥却笑道:“李存勖或许会有不甘心,他虽然是喜好冒险之人,但他却不是傻子。此时决战他取胜的机会并不大,他不会那样做的。”
看了众将一眼,他接着道:“此外,即便李存勖想要冒险,但他麾下的众将却未必愿意冒险。所以孤料他必然是要撤退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之前最后关头的那次突然崩溃,给晋军士气带来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当他们取得那么巨大的优势时,都未能获取最后胜利,反而如同梦幻一般被敌军的反冲锋给击溃,这样的打击令晋军众将至今如在梦中。
包括李存勖本人在内,此时都对自身的实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所以他才会做出撤兵的决定。
吴军这边,众将对杨渥的判断将信将疑,不过没过多久,随着第一支晋军开始撤退,接下来更多的晋军都在撤退,这一下众将再无怀疑。
李简当即站出来道:“大王,晋军虽然在撤退,不过他们实力尚存,且有精锐骑兵断后,若是贸然追击只怕容易被伏击。末将认为,应该等待后续援军抵达再做打算。”
杨渥点了点头,道:“追击是一定的,不过此事的确不能太急迫。咱们暂时只要先咬住敌军就行,等到黄河边上,那时才是敌军覆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