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老太太去厨房烧水的空,周成林问老人道:“大爷,您老贵姓。”
“俺姓秦,周县长,您叫俺老秦就行。”
“这怎么行,您姓秦,我就叫你秦大爷吧,秦大爷,您家几口人?”
“五口人,我老伴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女。”
“您老儿子儿媳在哪里上班?”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唉,都出去打工了,去了广东,一年才回来一趟。”
“他们不想您和大娘还有孩子吗?”
“想有什么办法呢?现在厂子里也困难,无事可做,加上工资也不能按时发,只能自已想办法了,总不能坐在家里挨饿啊。”
汪思继脸更挂不住了,偷偷向周成林睃了几眼。
周成林没有理他,继续问老人道:“秦大爷,您现在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帮您!”
老人接过周成林的话,不无感激地说:“我们还能有什么要求?只要厂子能早日恢复生产就行,只要厂子能早日恢复生产,能发出工资来,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愿意。周县长,您是大领导,可要说话算话,一定想个好办法,把厂子救活,那样的话,俺儿子儿媳就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也就能团员了,孙女也不用跟着我们受罪了!”
老人说着说着,双眼湿润了,小女孩很懂事,伸出一只小手要帮爷爷擦眼泪。
周成林听了老人的话,心情很沉重,他对老人道:“秦大爷,您在啤酒厂工作了半辈子,为企业奉献了自已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您是有功于企业有功于国家的,我们这些做领导的没有把工作做好,让你们受委屈了,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们表示谦意。我今天来,就是要虚心听取你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大家共同想办法把企业做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你们全家人过上合家团圆的日子。”
老人听了周成林的话非常高兴,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周成林的手说:“这是真的吗?我们啤酒厂真的还有希望,还能够象以前那样红火吗?”
周成林使劲地点了点头,道:“能,一定能。”
老人高兴地接过周成林的话,道:“那样就好了,我们也不贪心,只要厂子能恢复生产,哪怕只有以前一半的工资奖金,只要全家人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生活,能让我老伴和小孙女有个完整的家庭,我们就知足了。”
周成林见到老人神情激动的样子,也受到了感染,他一字一顿的说道:“秦大爷,您放心吧,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做证,我周成林说话算话。我不是代表我个人,是代表河阳县委,县政府说的,请您老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和大家失望的。”
老人道:“我相信您,相信党相信政府,政府是不会忘了我们老百姓的。以前也来过几位县里的领导,说话都有些虚头巴脑的,我们也听不大懂,说什么这是改革的阵痛期,让我们咬紧牙关度过难关,慢慢就会好了,咬紧牙关是可以,可是肚子要吃饭啊。相比之下还是您讲话最实在,我就记住您的话了,要帮我们把啤酒厂重新做起来,我们就盼着这一天了。”
周成林等人就要和老人告辞离开了,王长东悄悄碰了一周成林。
周成林低头一看,王长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交到了周成林手上。
周成林知道信封里装的是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级领导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的时候,都会给被访问对象送上一个红包,以示他们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以示他们对贫困家庭的关心和爱戴。当然,这些以领导名义送出的红包并不是由个人掏腰包,而是由国家出资,财政买单。
周成林本不想搞这些形式主义,但王长东已拿出来了,他不好再收回去,再说了,钱不管多少,好歹对老人家也是一个帮助,贴长被短的也可以派个用场了。
因此,周成林接过红包,双手递给老人,道:“秦大爷,您放心吧,县委县政府马上就开会研究这个问题,争取把包括河阳啤酒厂在内的大型企业都重新搞活,让你们可以安享晚年。马上就要过元旦节了,这点钱你们拿去置办一些节日物资。钱并不多,算是一点心意吧。”
没想到老人却坚持不肯接受这个红包,他十分诚恳的对周成林说:“周县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也十分感谢党和政府,但这笔钱我不能收,把它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我虽然年龄大了,但儿子媳妇都很孝顺,他们在外打工挣钱养活我。当然了,我也喜欢钱,我们家也缺钱,但是这笔钱救的了急救不了穷,您如果能够帮我们把企业重新办好,让我们能按时拿到工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和帮助了,这就是送给我们全厂职工最大的节日红包。”
周成林没想到老人这么有骨气,不肯接受施舍,心中感慨万分,他和大家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到底是老同志,觉悟就是高,有的人是有点困难就向政府伸手,有的人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有这样好的工人群众,何愁我们的企业不能搞好。”